不同粉磨系統(tǒng)對水泥性能的影響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少企業(yè)致力于水泥產品質量的提高,并且越來越重視和關心水泥粉磨條件的研究,注意改進粉磨技術。人們逐漸認識到,水泥和混凝土性能不單純是以立窯煅燒和回轉窯煅燒為標識,性能的優(yōu)劣不僅取決于水泥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和煅燒條件,而且還與粉磨過程密切相關。具體而言,與水泥粉磨系統(tǒng)、混合材的選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顆粒組成、顆粒形狀、礦物組成的活性、水化性能等的不同有關。   目前廣東省內普遍使用的粉磨系統(tǒng)有圈流、開流以及康必丹磨、輥壓磨等。為研究各種磨機的粉磨特性,本文采用對比試驗手法,通過測定不同粉磨系統(tǒng)的出磨水泥,并同時取磨頭熟料、混合材,按原廠相應入磨配比在實驗室統(tǒng)一試驗小磨(Φ0.5m×0.5m)磨成水泥,與原廠相應出磨水泥比較,研究在不同粉磨系統(tǒng)下生產的水泥的細度、顆粒組成與強度的關系及其對水泥性能的影響。...

水泥顆粒形貌對其性能影響的研究(上)

水泥顆粒形貌球形化,可以明顯改善水泥物理性能。研究表明,水泥顆粒圓形系數(shù)(平均)由0.65提高至0.73時,水泥膠砂流動度最大可提高25%,并且隨圓形系數(shù)的提高,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在相同膠砂流動度下,圓形系數(shù)由0.67提高至0.72,W/C可減少8%,且各齡期水泥強度提高均20%以上。球形化水泥的凝結時間比一般水泥長。球形化水泥顆粒堆積密實,水泥膠砂試體中總孔隙率低、中位孔徑小,細孔(15.1nm~39nm)或微細孔(3.4nm~15.1nm)含量增多;相同水灰比下中后期強度較一般水泥可提高6~10MPa。...

關于礦渣水泥強度的試驗研究

我國從90年代中期開始重視廢渣(礦渣、鋼渣)的大范圍的開發(fā)工作。由過去占地堆存,廉價出售給水泥廠做混合材的被動狀態(tài)轉為主動出擊,把初級產品加工成其他行業(yè)需要的高附加值產品。...

水泥的主要技術性能

(1)細度 (2)凝結時間 (3)標號與強度 (4)體積安定性 (5)水化熱 (6)MgO和SO3的含量 ...

水泥的高性能化

本文從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降低同等級商品混凝土生產成本的要求出發(fā),提出了水泥高性能化的含義及其應具有的特性。并根據(jù)大量實驗結果得出的水泥制備工藝條件、水泥顆粒分布、混合材等因素對水泥性能的影響及其與配制混凝土性能的關系,提出了現(xiàn)階段水泥高性能化的判斷方法,以及從熟料燒成工藝條件、水泥顆粒分布、混合材的優(yōu)化等方面實現(xiàn)水泥高性能化的技術措施。...

閱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