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還是廢?電煤長協合同最終結局短期難定
近日,神華、中煤與各大電力集團2013年電煤談判已經落實,談判結果為無長協煤、市場煤之分,統(tǒng)一浮動作價,價格以環(huán)渤海指數為基準,以當周環(huán)渤海指數減10元與客戶結算。至此,去年12月份開始的電煤談判歷時近3個月后告一段落。
據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統(tǒng)計,截至1月18日,2013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匯總煤炭合同18.91億噸。而2012年神華集團煤炭銷售量達到4.646億噸,占中國原煤消費量的1/7,因此,神華集團在電煤定價方面具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
然而,此消息并未得到相關煤炭或電力集團公開證實,相關專家也質疑消息的準確性。安迅思同時認為,在歷經長時間談判之后,煤企和電企簽訂的電煤合同浮動作價,標志著中國電煤市場真正進入了“自由市場”時代,電煤價格至此將完全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對于這種觀點,業(yè)內專家也表示判斷過于樂觀和草率。
相反,業(yè)內普遍認為神華集團先前透露的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在這個協議方案中,合同煤價將會與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聯動,在當期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煤價的基礎上下浮10元/噸,但市場煤和合同煤的比例保持在3:7。
相關專家認為,“70%的合同用長協價,30%的合同用現貨價”,這一框架更加符合當下煤電雙方談判的實際,如果電煤價格完全參照市場價,那么中長期協議就會喪失存在的意義。同時在煤電聯動機制不成熟、沒有具體可操作措施方案的前提下,發(fā)電企業(yè)在簽訂電煤合同時會慎重考慮完全參照市場價格可能給企業(yè)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不會輕易簽訂全部訂貨浮動定價的協議。
另外,完全以環(huán)渤海指數為參考的做法也欠考慮,因為煤電雙方都有在某個時間段內操控市場的可能,市場行情指數或出現有失公允的情況,完全以此為參照不夠科學。
同時,有專家表示,煤炭作為基礎性能源,煤炭供需穩(wěn)定是國民經濟穩(wěn)定的基礎,電煤價格變動對下游各行業(yè)影響很大,且煤炭在我國很多地方仍然屬于支柱性產業(yè),若價格完全市場化,容易引起市場混亂。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家仍將宏觀監(jiān)控電煤價格,一旦電煤供需出現極大轉變或電煤價格出現巨幅波動,不排除國家出臺應急政策干預電煤市場的可能。
2013年是電煤價格市場化元年,由于對未來電煤價格走勢判斷存在很大分歧,以及出于維護自身經濟利益、規(guī)避經營風險的訴求,煤、電雙方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意見。但隨著市場變化趨勢的逐步穩(wěn)定,以及一些合同方式的成功實踐,煤、電雙方會最終達成共識,形成有約束力和履約率高的電煤合同。
編輯:方運田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