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垮垮”為再生混凝土發(fā)展敲警鐘
建筑安全,旨在為民,建筑安全,根基為先,建筑安全,監(jiān)管力度不可松懈。近日煙臺汽車站“樓垮垮”可謂聲名鵲起,雖與“樓脆脆”相比少了些許震驚,但是4000萬的車站大樓只服役了短短五年,卻也讓人驚訝不已,同時也讓安全意識日益強烈的人們對建筑質量再一次繃緊了神經。
據悉,此次事件的曝光,早在2006年3月份的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測報告中就已經曾明確指出,屋面是用建筑垃圾充當保護材料,“保溫層應是用珍珠巖,而建筑方用的是建筑垃圾,里面有塑料,木渣等廢物?!边@份報告卻也告訴我們,建筑垃圾的胡亂使用給工程建筑質量也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業(yè)內人士都知道,珍珠巖在建筑中屬于一種比較廣泛的輕質保溫材料,又由于其價格昂貴,施工方在施工時會偷工減料也就不足為奇。然而建筑垃圾能夠在工程建設中再生利用則得益于如今的再生混凝土技術,建筑垃圾變廢為寶不僅可以保護環(huán)境,還可以減少耕地占用量,但是用未經處理的建筑垃圾、塑料袋、編織袋來充當保溫層,將設計70米的厚度縮減到只有10米,這種視人命如草芥的行為則需要嚴懲與警惕。
先不論這其中的腐敗程度和不良后果是多么嚴重,單就偷工減料這一項而言,為什么會用建筑垃圾來取代珍珠巖做保溫層呢?誠然,成本是最大的誘因。珍珠巖高額的成本自然會令許多施工方想要找到一些廉價的材料以作為取代物,我們也暫且不談施工方荒唐的用建筑垃圾、塑料袋、編織袋來充當保溫層,但是依筆者之見,解決問題遠比抓住問題審問要來的有效,既然施工方想到用建筑垃圾能用來充當保溫材料,那為什么就不能使其成為一個既能夠保質量又能夠保成本的優(yōu)秀“充當物”呢?
眾所周知,我國的建筑垃圾每年都在以高位數不斷增長,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城鎮(zhèn)化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各基建工程的開工量持續(xù)增加,為保持社會和諧,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這些工程中所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需要有一個能夠及時得到處理的途徑,而再生混凝土對建筑垃圾進行的綜合利用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困境。同時在對建筑垃圾經過精挑細選、分門別類后,利用高科技術就能夠制作成高質量且合格的保溫砌磚或者保溫墻板,而這些技術一旦普及,造價成本隨之降低,自然建筑質量也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然而目前的情況是,龐大的建筑垃圾群與方興未艾的再生混凝土技術的普及使用率形成巨大的反差,而這也為我國的再生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敲響了警鐘。
“樓垮垮”或許是誤打誤撞用上建筑垃圾做保溫層,但也更應該警醒,正確的使用建筑垃圾以及管理是目前必須的。正如人們調侃: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而我國的建筑則是越來越短命。雖然這只是表達人們對如今腐敗的不滿,但也說明一點,建筑材料市場,尤其是這種“新生”的材料——再生混凝土,其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需要認真對待與管理,不要等墻倒了才知悔恨。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