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村建設:免費發(fā)水泥

2006/03/16 00:00 來源:

......

    《經濟日報》近日文章分析總結,作為新興工業(yè)化國家,韓國為何可以在工業(yè)化道路上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還在加快農業(y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卓有建樹,其中重要的一個舉措就是——免費發(fā)水泥。
    3月1日《經濟日報》刊發(fā)的長篇文章題目為《韓國“二元經濟”轉型之路》。其中記者濃墨重彩地記述了韓國農村硬件建設的辦法:
    一、政府斥資重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1970年11月,韓國政府首先撥款20億美元啟動“新村運動”,主要用于修建農村用水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和通訊設施、改建村莊和修建鄉(xiāng)村道路等。中央政府免費向全國3萬余個村莊發(fā)放水泥,平均每村335袋,每戶4袋,每袋50公斤,并明確規(guī)定這些水泥只能用于村里公共事業(yè)。地方政府則提出了修建橋梁、公共浴池、河堤、草屋頂改造、改善飲水條件、蓋村活動室、改造衛(wèi)生間和村級公路等20種鄉(xiāng)村建設項目,交給農民自主開發(fā),同時,還派技術人員指導村鎮(zhèn)制定建設規(guī)劃,修建道路橋梁。
    為了激發(fā)廣大農民參與建設新村的熱情,韓國政府在投資方面還確立了“先動先扶、不動不扶”原則,根據(jù)各村利用政府物資投入的效率,將其分為自立村、自助村和基礎村三個類別。政府的援助只分給農民參與程度高的自立村和自助村。對那些達到政府要求的村,政府第二年再加撥500袋水泥、1噸鋼筋;對那些干得不好的村,第二年則取消相關供應。但如果基礎村工作面貌發(fā)生了改變,政府還可在第三年追加1000袋水泥。
    二、發(fā)放補助和低息貸款,改善農民住房條件。韓國政府向農民普遍提供長達30年的低息貸款并推薦12種標準住宅圖紙,讓農民(對)新建或改造住房,受到極大歡迎。同時,交通的改善大大減少了水泥等建材的運費,降低了建房成本,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據(jù)統(tǒng)計,1971年,韓國全國250多萬農戶中,約有80%住的是茅草屋,到了1997年,所有農民都住進了瓦房或鐵片屋頂?shù)男路俊?BR>    據(jù)報道,由于方法措施得當,韓國的新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20世紀70年代后期,韓國新修灌溉水渠4440公里,新修道路4.4萬公里,加寬公路4萬公里,新建農村會館35950所,所有農村全部通車,幾乎所有農戶都用上了電燈和自來水。農業(yè)欣欣向榮的狀況為國民經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1981年,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從1971年的90億美元上升到668億美元,人均產值也從277美元躍增至1734美元,1970年~1987年,韓國經濟增幅名列世界第二,長期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
(中國水泥網(wǎ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news@ccement.com。(轉載說明
2024-09-23 0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