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國際董事長宋壽順談印度、德國并購經驗

2015/09/23 10:30 來源:CGG走出去智庫

中材國際作為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統(tǒng)集成服務商之一,其80%的營業(yè)收入來自海外?!爸袊髽I(yè)赴海外投資最大的風險,是用中國思維辦國外的事兒?!敝胁膰H董事長宋壽順在“中材國際海外戰(zhàn)略與‘走出去’經驗交流”沙龍上表示。......


  中材國際海外戰(zhàn)略與“走出去”經驗交流沙龍現場

  編者按:中材國際作為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統(tǒng)集成服務商之一,其80%的營業(yè)收入來自海外。中材國際國際化的成功,不僅在于其“走出去”起步早,更在于其懂得如何在海外發(fā)展。

  “中國企業(yè)赴海外投資最大的風險,是用中國思維辦國外的事兒。”中材國際董事長宋壽順在“中材國際海外戰(zhàn)略與‘走出去’經驗交流”沙龍上表示。

  9月17日,國家發(fā)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合·耶魯全球領導力培養(yǎng)計劃”項目辦組織學員們走進中材國際,分享其跨國戰(zhàn)略思考及海外并購經驗。這次沙龍是國家發(fā)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和走出去智庫共同主辦的“走進央企”系列活動之一。

  中材國際宋壽順在沙龍上分享了兩個跨境并購案例,并稱,“跨境并購是一件非常非常復雜的事兒,專業(yè)的事兒應該交給專業(yè)的人和機構去干?!?

 要點

  1、從長遠看,市場全球化趨勢讓企業(yè)必須“走出去”。但在實施海外并購前,一定要想清楚為什么要并購。

  2、沒有崩盤的行業(yè),只有崩盤的企業(yè)。在海外經營上,企業(yè)要信任當地的管理團隊,要實現從管控經營過程到管資本的角色轉變。

  3、企業(yè)應該制作中介機構短名單,擇時而用??缇巢①彛爩I(yè)機構的意見,由他們幫助交易結構設計、稅收籌劃、風險控制。

  正文

  中材國際已連續(xù)7年獲得全球市場份額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統(tǒng)集成服務商之一,目前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150多條生產線。

  2014年,中材國際海外市場營業(yè)收入占總收入近80%,今年以來,海外定單占到總定單的近90%。

  海外并購第一單:印度經驗

  中材國際在2013年在海外進行了第一次并購。

  2013年1月31日,中材國際董事會同意投資2518萬美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中國中材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由其以1.5億元通過股權收購與增資的方式取得印度LNVT68%的股權。

  為什么我們要到印度并購?首先對比中印兩國:印度擁有12億人口,水泥產能3.5億噸,消費量為2.5億噸;中國擁有13億人口,水泥產能35億噸,消費量25億噸,印度的水泥產業(yè)潛能很大。

  印度當下經濟基本面表現強勁。25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60%,擁有快速增長的勞動力市場,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和仍處于較低生產率水平的農業(yè),這些都將轉化為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經濟學人智庫(EIU)預測,印度GDP增速將會從2014/15財年(每年的4月1日-次年的3月31日)的7%增長到2015/16財年的7.3%。年輕的印度要到2040年才會面臨老齡化,因此水泥市場潛力巨大,印度可能占到全球水泥新增市場的1/4。

  預測水泥產業(yè)發(fā)展前景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人均年消費量,另一個是一國或地區(qū)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累計消費量。

  按照西方國家的工業(yè)化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人均年水泥消費量大概是600公斤到800公斤。第二個數字就是累計消費量,一般是人均22噸左右,達到這個數字后,基礎建設工業(yè)化基本完成,行業(yè)需求會下降。

  印度儲蓄率低,資本匱乏。這為中國等正在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的國家提供投資機遇。盡管印度對中國有排斥,雙邊貿易額非常低,中國到印度的投資也非常低。

  但其是人口大國,紅利爆發(fā),所以我們認為可以拿印度的勞動力來服務于國際業(yè)務,而我們的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設計—采購—施工)業(yè)務,我們的管理和業(yè)務模式,在印度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收益。

  LNVT是一家民營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地位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金奈,在印度水泥技術裝備和水泥工程領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具備一定的生產制造資源。我們能夠利用這個平臺,利用我們的效應在當地實現并購目的。

  這樁并購比較簡單,股東間有一個框架協(xié)議,通過中介機構的評估和調查,最后進行談判。因為這是一個私營企業(yè),只要到印度中央銀行進行備案即可,所以并購程序比較簡單,主要的程序還是我們國內的審批程序,最終我們花了1.5億元持有了68%的股權。

  現在來看,并購后總體情況還不錯,我們有三位董事進入董事會,有一個常駐的董事在那邊,我們也派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公司進行治理,對公司的業(yè)務運作進行支持。

  簡單說,它是我們控股的一家公司,通過這家公司把我們的技術轉移到印度去,當然這里面需要二次開發(fā),符合印度相應的標準、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Page]

  守正出奇的德國“跨界”探索

  2013年10月底,中材國際又對外宣布一項海外并購活動。通過收購并增資取得SK所持德國Hazemag& EPR GmbH(簡稱“Hazemag”)59.09%的股權。

  Hazemag是全球破碎機設計與控制技術領域的領頭羊,一家百年老店,我們在海外項目上也在使用它的產品。Hazemag擁有較強的破碎鐵礦、金礦和CR礦等硬質物料的研發(fā)能力及技術、產品與全球營銷渠道。

  在談判中,對這家公司照此前三年稅前凈利潤的平均值給出一個估值,再照過往的現金交易的案例談判。這項購買于2011年就開始談判,并在2013年的9月份簽下合同,股權分別在2014年7月份和2015年3月份交割。由于匯率變化,最終并購支付的總對價為1.6億歐元。

  中材國際并購德國Hazemag的目的是什么?

  因為水泥行業(yè)在國內遇到天花板,在境外市場我們遇到了競爭,不僅面臨既有競爭,還因國內產能過剩,新增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競爭。這種新的競爭更是一種惡性競爭,所以我們希望進入一個跟公司主業(yè)有些相關的行當。

  全球礦業(yè)的規(guī)模大概是全球水泥工程規(guī)模的10倍,礦業(yè)工程的產業(yè)的周期,大概也是水泥的兩到三倍,而且礦業(yè)的生產過程跟我們相似,我們的技術、業(yè)務、資源,有很多是可借鑒的。

  此次收購最重要意義在于獲取礦山工程機械裝備領域的技術、品牌競爭力,協(xié)同已有的EPC總承包優(yōu)勢,從而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工程裝備自給率打下堅實基礎,并能夠有第二個或第三個主營業(yè)務來支撐我們發(fā)展。

  并購德國這個項目的另一個原因是基于創(chuàng)新體系。我覺得我們需要去學學德國,德國的制造業(yè),德國的質量,德國的創(chuàng)新,包括它的品牌建設這塊,都是我們缺少的。因為我們從粗放型的規(guī)模增長,從賣方市場向完全競爭的體系里面,如何很好地轉型,很好地去支持我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前是存在很多問題的。

  并購經驗談

  有統(tǒng)計顯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并購大概有3/4的項目是虧損的,是失敗的,海外并購的確需要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肯定存在很多問題,但從長遠看,你不出去肯定是不行的,因為現在知識國際化,市場國際化,你僅僅想用中國市場來支撐企業(yè)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的。

  別人進來了我們不出去,肯定不行。但眼前來看,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很多需要去經歷。

  根據中材國際“走出去”的過程,有幾點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

  首先,海外并購首先要考慮并購什么,為什么要并購。不能把戰(zhàn)線拉得很長,把市場面拉得很廣,因為要考慮企業(yè)自身的資源覆蓋和管理覆蓋。現在中央和國務院對我們的要求是“做強做優(yōu)做大”,“做強做優(yōu)”在前面,“做大”放在最后。

  其次,要關注境內外經營環(huán)境的差異,用中國思維在海外做事兒,有巨大風險。海外發(fā)展非常復雜,除了語言和企業(yè)文化差異,法律方面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的企業(yè)不管是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政府,但到了海外,政府不會違背法律法規(guī)。

  因此,我認為中國企業(yè)海外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在中國怎么干的,到海外也怎么干。但顯然,家里做事兒的法子,家外不靈。

  德國的有限公司法跟中國的法律完全不同,它只有75%以上的控股才算絕對控股,大股東才說了算。否則,其他的股東必須要一致同意才行。

  而且德國的公司法對于經理層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也就是說,股東能做的權力是有限的,股東做的事情就是批準預算,然后發(fā)展,其他事情很多是經理層的事情,股東是沒有權力要求經理層如何經營的??傊《扔杏《鹊牟煌?,德國有德國的不同。

  非洲更復雜,非洲基本上是殖民地國家,甚至現在跟印度、法國,比利時、荷蘭等還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的法律很規(guī)范,很完整,但不按法律辦事也是存在的。

  所以在非洲你只能速戰(zhàn)速決,最好三年之內獲得一個合理的回報,剩下的就不確定了,如果政治穩(wěn)定,社會穩(wěn)定,可能還有些回報,否則說不清楚。

  第三,把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干。

  這個經驗可以從兩個角度闡述。從海外經營層面看,國家對國有企業(yè)提出要求,央企管理應該從管經營到管資本的角色轉換,我的理解就是做好股權管理,而不是控制企業(yè)經營。被并購企業(yè)的管理層都是當地的專家,不要過度干預,應給予更多的信任與做事空間。

  從并購過程中看,就是制作短名單,提前選好中介機構,然后由這些專業(yè)機構,就是投行、律師、會計師幫助進行交易結構設計、稅收籌劃、風險控制,把風險控制體系建立好。同樣是把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干。

  (此文根據宋壽順在“中材國際海外戰(zhàn)略與‘走出去’經驗交流”沙龍活動上的演講整理,有刪節(jié),未經本人審閱。)

  演講者簡介

  宋壽順,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材國際董事長。歷任中國建材工業(yè)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副總經理,天津水泥工業(y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材國際副總裁,中國建材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會長,中國水泥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建材工程建設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重型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等職。

  機構簡介

  中材國際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統(tǒng)集成服務商之一,主營業(yè)務是水泥制造、水泥工程、裝備工程。公司擁有完整的水泥工程產業(yè)鏈,2004年起,以EPC和EP總承包模式迅速走向國際舞臺。

  除中國市場外,連續(xù)七年獲全球份額第一,2014年在境外市場占有率達到15%。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150多條生產線。

編輯:馬佳燕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news@ccement.com。(轉載說明
2024-09-21 05: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