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澆水泥混凝土受凍有何危害
如果新澆水泥混凝土在養(yǎng)護初期遭受凍結,由于水結冰膨脹,會使水泥混凝土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當氣溫恢復到正溫后,即使正溫養(yǎng)護到一定齡期,由于水結冰膨脹造成的裂紋也難以愈合,水泥混凝土很難達到其設計強度,從而帶來很大的質量隱患。
水泥之所以能凝結硬化并獲得強度,是由于水泥水化反應的結果。水和溫度是水泥水化反應得以進行的必要條件。水是水泥水化反應能否進行的決定因素之一,溫度則影響水泥水化反應的速度。當溫度降到5℃時,水泥水化反應速度緩慢;當溫度降到0℃時,水泥水化反應基本停止。在水泥混凝土強度發(fā)展初期,其內部的孔隙中含有尚未與水泥化合的游離水,當溫度降至-2℃~-4℃時,水泥混凝土內部的游離水開始結冰,游離水結冰后體積大約增長9%,會在水泥混凝土內部產(chǎn)生冰晶應力,使強度尚低的水泥混凝土內部產(chǎn)生微裂縫和孔隙,同時損害了水泥與鋼筋的黏結,導致水泥混凝土結構強度降低。
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凍害是由于混凝土內部的水結冰所致。試驗證明,水泥混凝土在澆筑后立即受凍,抗壓強度約損失50%,抗拉強度約損失40%。受凍前,水泥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越長,所達到的強度越高;水泥水化物生成越多,能結冰的游離水就越少,水泥混凝土強度損失就越小。試驗還證明,水泥混凝土遭受凍結帶來的危害與遭凍的時間早晚、水灰比、水泥強度、養(yǎng)護溫度等有關。
(中國水泥網(wǎ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