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2002)之框架梁構造要求簣
6.3 框架梁構造要求
6.3.1 框架結構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確定,lb為主梁計算跨度;梁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寬比不宜大于4。
當梁高較小或采用扁梁時,除驗算其承載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應滿足剛度和裂縫的有關要求。在計算梁的撓度時,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對現(xiàn)澆梁板結構,宜考慮梁受壓翼緣的有利影響。
6.3.2 框架梁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抗震設計時,計入受壓鋼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與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級不應大于0.25,二、三級不應大于0.35;
2、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較大值;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表6.3.2-1規(guī)定的數(shù)值;
3、抗震設計時,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大于2.5%;
4、抗震設計時,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頂面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除按計算確定外,一級不應小于0.5,二、三級不應小于0.3;
5、抗震設計時,梁端箍筋的加密區(qū)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應符合表6.3.2-2的要求;當梁端縱向鋼筋配筋率大于2%時,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大2mm。
6.3.3 梁的縱向鋼筋配置,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應至少各配置兩根縱向配筋,一、二級抗震設計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4mm,且分別不應小于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配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三、四級抗震設計和非抗震設計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
2、一、二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內貫通中柱的每根縱向鋼筋的直徑,對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該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對圓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縱向鋼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長的1/20。
6.3.4 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的箍筋尚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框架梁沿梁全長箍筋的面積配筋率應符合下列要求:
2、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支座邊緣50mm處;
3、在箍筋加密區(qū)范圍內的箍筋肢距:一級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二、三級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四級不宜大于300mm;
4、箍筋應有135°彎鉤,彎鉤端頭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徑和75mm的較大值;
5、在縱向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鋼筋受拉時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鋼筋受壓時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
6 框架梁非加密區(qū)箍筋最大間距不宜大于加密區(qū)箍筋間距的2倍。
6.3.5 非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箍筋配筋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沿梁全長設置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徑不宜小于8mm;其余截面高度的梁不應小于6mm。在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
3、箍筋間距不應大于表6.3.5的規(guī)定;在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尚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在縱向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尚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
4、當梁的剪力設計值大于0.7ftbh0時,其箍筋面積配筋率應符合下式要求:
5、當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其箍筋配置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箍筋直徑不應小于縱向受壓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
2)箍筋應做成封閉式;
3)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5d且不應大于400mm;當一層內的受壓鋼筋多于5根且直徑大于18mm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d(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小直徑);
4)當梁截面寬度大于400mm且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3根時,或當梁截面寬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6.3.6 框架梁的縱向鋼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