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制出能自我診斷的智能混凝土
高智能材料是材料發(fā)展的方向,材料自身能夠診斷損傷或裂化,并進行修復,也可能預測自己的壽命。它與生物體有接近的性能,是具有生命的“超機能材料”。如自動改變形狀的智能塑料,用其制成椅子,可根據(jù)人體形狀調(diào)整舒適的形狀及溫度;用其制成墻壁,可根據(jù)需要改變顏色和紋路。再如生態(tài)建筑,這種建筑與其所在的環(huán)境極其相似,一按電鈕,房間就能按人的要求擴展或收縮,甚至變形。另外,還可依靠電磁力使房頂懸在空中,室內(nèi)無任何支撐,通過改變電磁場強度,從而使屋頂上升、下降、傾斜或旋轉(zhuǎn)。
美國伊利諾斯技術學院研究出智能材料。他們研制出的新型智能混凝土,不只是由水泥、砂子和水制成,而是把大量空心纖維摻在混凝土中,空心纖維中再裝入“裂縫修補劑”。將其用于樓房、公路、橋梁等建筑物(構筑物)中,一旦這些建筑物(構筑物)破壞開裂,空心纖維也隨之開裂,修補劑便從中流出,填充裂縫并且速凝,使裂縫愈合。
智能結構或構造物本身具有敏感元件、處理元件、執(zhí)行元件的擬生態(tài)化體系,就像人的神經(jīng)、大腦和肌肉一樣,它應具有如下功能:
--診斷自身的損傷或劣化。
--能根據(jù)環(huán)境或狀態(tài)的變化改變自己的形狀。
--自己能抵御振動或噪音。
--自己抵御或修復損傷的進一步發(fā)展。
具有以上性能的構造物其壽命和功能的改善將是無限的。美國軍用轉(zhuǎn)民用項目的開發(fā)受到特別的關注,特別是在航空航天、建筑土木領域。從90年代的技術信息來看, 在建筑土木領域,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如高速道路、鐵路、上下水道、電氣、煤氣等構造物的破壞預先探知,從而提高其安全性;提高地下、海中直接觀察不到的構造物(隧道、海中隧道等)的安全性;預知并修復人不能直接接近的構造物,如原子能反應爐;預知落石、雪崩、塌方等;抵制高架道路的振動,抵消風引起建筑物的搖擺。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