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磚砌體裂縫種類與防治

王曉娜 · 2007-07-12 00:00 留言

  建筑磚砌體裂縫不僅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溫差變形引發(fā)的磚砌體裂縫

  這類裂縫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別是那些縱向較長的)頂層兩端內(nèi)外縱墻上的斜裂縫,其形態(tài)呈“八”字或“X”型,且顯對稱性,但有時僅一端有,輕微者僅在兩端1~2個開間內(nèi)出現(xiàn),嚴重者會發(fā)展至房屋兩端1/3縱向長度范圍內(nèi),并由頂層向下幾層發(fā)展。此類型裂縫對那種剛性屋面平屋頂、未設變形縫、隔熱層的房屋,更易發(fā)生。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結構屋面的伸縮變形牽引其下磚砌體超過其材料抗拉強度的結果。

  其防治的主要方法:一是減緩消除熱脹冷縮動力源,如設隔熱層、變形縫;二是增強相關砌體抗力,如提高砂漿強度,提高砂漿飽滿度,空斗墻改為實砌體墻,加筋砌體,加設構造柱; 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對于不影響結構安全的縫)。

  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

  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發(fā)展,呈“八”字、或倒“八”字、水平縫及豎向縫。當長條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過大,則在房屋兩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縫,且首先在窗對角突破;反之,當兩端沉降過大,則形成的兩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縫,也首先在窗對角突破,還可在底層中部窗臺處突破形成由上至下豎縫;當某一端下沉過大時,則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縫;當縱橫墻交點處沉降過大,則在窗臺下角形成上寬下窄的豎縫,有時還有沿窗臺下角的水平縫;當外縱墻凹凸設計時,由于一側的不均勻沉降,還可導致在此處產(chǎn)生水平推力而組成力偶,從而導致此交接處的豎縫。

  對于不均勻沉降導致的裂縫應以預防為主,即在無地質勘察資料的情況下,嚴禁做施工圖設計;另外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圖紙施工,在未經(jīng)設計單位同意的情況下,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圖紙。根據(jù)本地區(qū)通病,如能在那些開大窗洞的建筑物底層窗臺下設置構造圈梁與地梁構成剛度較大的復合型墻梁結構,對防止上述裂縫有明顯效果。治理的原則是,觀測裂縫發(fā)展的速度、部位、程度,決定是表面處理還是上部加固或基礎加固處理。

  特殊砌體材料產(chǎn)生的裂縫

  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灰砂磚等的砌體,前者致裂的主要原因是豎縫砂漿難以飽滿以及特殊的構造要求未能跟上。后者一般使用蒸壓灰砂磚,由于其本身對溫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雖然外觀、尺寸指標均較好,但在實際使用中對嚴格的灰砂磚砌體施工規(guī)程不熟悉,缺少使用經(jīng)驗,導致除存在粘土磚常見裂縫外,還常見在較長墻段中及外墻窗臺下的豎斜裂縫。其機理可以認為:

 ?、賱偝鰪S的灰砂磚穩(wěn)定性差,體積極不穩(wěn)定。②對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據(jù)有關試驗資料和使用經(jīng)驗表明,含水率控制在7%~10%之間砌體可獲得較好的粘結力和抗剪強度,否則影響明顯。③磚體表面太光滑,粘結性能差,特別是當含水率不當致使砌體砂漿強度低劣粘結不良后,直接地導致了縫間抗拉剪強度低下。

  預防的主要方法:①確保使用前的穩(wěn)定期;②嚴格控制含水率;③嚴格按有關灰砂磚操作規(guī)程和構造要求施工,如在較長墻段中部及窗臺下設通長構造筋等;④改善磚面造型 (如生產(chǎn)糙面灰砂磚)。如能切實落實這四類措施,在目前大力推廣使用墻改材料的今天,灰砂磚還是有廣泛的生產(chǎn)和應用潛力的。已經(jīng)出現(xiàn)裂縫的灰砂磚砌體,可加設鋼筋網(wǎng)片進行修補。

  綜上分析,砌體裂縫因溫差和磚的材質因素產(chǎn)生的較普遍,而以沉降、超載致裂的危害較大,但其危害性和處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在具體處理時必須正確區(qū)分原因,對癥下藥進行防治,且應以防為主。治理的原則為:凡已涉及結構安全且變化劇烈的,應當機立斷,迅速采取相應對策,排除動力源,加固補強或作拆除返工處理;反之,如變化趨勢緩慢、穩(wěn)定、僅與外觀和評定有關、修復后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則重點放在表面處理上。總之,只要認真查明磚砌體裂縫的原因,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磚砌體裂縫問題也是不難解決和處理的。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wǎ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nèi)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聯(lián)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wǎng)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wǎng)立場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2-25 04: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