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60余年的江南水泥廠史料現(xiàn)身南京

2007/05/16 00:00 來源:南京日報 肖姍

......

      這是一批特殊的信件,它們來自60多年前的江南水泥廠的員工。

      1937年,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發(fā)生,江南水泥廠的員工們開始了在全國各地的逃難。在相互的通信中,他們記錄下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記錄下了戰(zhàn)時生活的艱辛。60多年后,江南水泥廠的近100份資料輾轉落到了南京首家民間抗日史料館館長吳先斌手中,這批“難民信”因此重見天日。

      “難民信”記錄戰(zhàn)亂歷史

      江南水泥廠1934年在南京棲霞地區(qū)籌建,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水泥廠之一。南京大屠殺發(fā)生之后,廠里開始有組織地將廠里的員工分成幾路逃難。1938年4月28日的“避難時同人錄”記載,當時避難員工分為“上海臨時辦事組”、“石埭組”、“留廠組”和“漢口組”四個組。其中,上海臨時辦事組有3人,分別是經理瘐宗、副經理趙慶杰和孫柏軒。

      盡管員工四處避難,但仍通過書信聯(lián)系。這些信件詳細敘述了戰(zhàn)亂期間所見的事實。例如,1938年3月13日,留守在廠里的財務科副科長徐莘農給當時在上海的經理寫信,信中說“所辦醫(yī)院(設在該廠的職工醫(yī)院)進出之人龐雜異常,每日(來就診的)病者七八十”,“死人過多……病室如無相當藥品消毒,遺害亦不淺也”。由于醫(yī)院人滿為患,徐莘農請求廠里加大對醫(yī)院的經費投入,為節(jié)省其他開支,徐莘農表示“油漆機器并不急需,運費過昂,不如待諸將來。”逃往天津的員工劉漢增則在信中寫道“兩日不眠、水食未進、乞諸軍人方得一餐充饑,天明有兵車一列,因擁擠過甚不得乘……三日未水未食,渴則飲於稻田而已,所以力竭體疲精神頹喪?!?nbsp;
    
      南京大屠殺后關廠遣散員工 
    
      1938年5月,江南水泥廠停廠。不過,工廠并沒有一關了之,而是對員工作了一個周密安排。一份泛黃的公告函,是江南水泥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會于當年下發(fā)給員工的。函中提到“棲霞工廠全般停頓耗費難支,不得不將工廠及總店職員忍痛遣散,所有遣散職員一律致送薪津三個月,其各員原支生活費即截至5月底停止?!?

      當時的民族企業(yè)家還是非常有責任感的,遣散員工前不但發(fā)放給工人三個月的工資,用于生活開支,還承諾一旦工廠重新開辦,一定擇優(yōu)錄用老工人。

      日本人垂涎水泥廠設備

      盡管停廠,但對于廠里的設備,日本人窺視已久。1943年7月,日軍部以山東張店制鋁廠急需擴大生產飛機原料為由,要求江南水泥廠將機件運到山東張店。當時的兩份談判記錄一字不漏地記錄了廠里的管理人員與日方斡旋的過程。

      首次談判是1943年11月11日,談判雙方分別為江南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惠慶和“華北輕金屬有限公司建設事務局長”越智主一郎。根據談判記錄,越智主一郎要求江南水泥廠將廠內機件“平價賣給日方,或者作為股份投資,做日方的股東”。談判中,越智主一郎許以種種誘惑,“制鋁事業(yè)現(xiàn)在雖為軍需,將來全面和平時期,民間需要殊繁,前途無限量,張店原料豐富,可煉大量鋁灰塊。貴公司參加后決不吃虧,請勿遲疑?!?

      面對日本人的無理要求,顏惠慶不卑不亢,據理力爭,并列出4大不同意拆卸機件的理由,“江南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成立,所有事情必須由股東決定,董事長無全做主;華北雖需鋁,但是華中需要水泥更急;機件拆卸后恐難完全使用;水泥廠為軍部管轄,隨意拆卸機件影響邦交。”

      在當時的情形下,盡管江南水泥廠頂著壓力與日本人斡旋,但最終還是難逃被拆的命運。在不久以后下發(fā)的一份文件中,偽國民政府實業(yè)部部長陳君慧發(fā)出通知,要求拆卸江南水泥廠機件。

      南師大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稱,這批翔實的史料正是日軍侵略南京的真實記錄和歷史鐵證。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news@ccement.com。(轉載說明
2024-09-22 04: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