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秭歸發(fā)現(xiàn)影響橋梁壽命的“基因”

2008/12/17 00:00 來源:三峽日報

......

  鑒定委員會認定這項科研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方秦漢等8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12月13日來到秭歸縣,對秭歸縣交通局和華中科技大學、宜昌市交通局等聯(lián)合完成的科研項目《在役PC及RC橋梁耐久性研究》進行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12月16日宣布,經過認真分析和評價,一致認定該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jù)了解,我國的公路橋梁以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為主,傳統(tǒng)的設計方法對耐久性設計意識不夠,且在使用過程中忽視對橋梁的維修保養(yǎng),致使結構退化嚴重,很多橋梁結構處于提前退役甚至突然破壞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對其跟蹤鑒定并根據(jù)鑒定結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維護,一旦垮塌,將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帶來巨大損失。到目前為止,雖有學者提出一些相關理論,但都沒有進行系統(tǒng)研究,更沒有用于指導實際工程建設。據(jù)介紹,在役PC及RC橋梁耐久性研究,即在役普通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耐久性研究。3年前,該項研究工作正式啟動。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金文成任項目負責人,華中科技大學、宜昌市交通局、秭歸縣交通局的20名專家參與了該項研究。
  
  課題組確定曲溪中橋、玄武洞大橋、柳樹溝大橋等數(shù)十座不同時期、不同結構類型的大、中型RC及PC橋梁,為主要跟蹤調查分析的研究對象。課題組專家“針對在役RC及PC橋梁結構的特點,綜合考慮對混凝土耐久性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重點研究了影響混凝土碳化、鋼筋銹蝕和順筋開裂因素”,建立起結構耐久性退化衰減模型,對在役RC及PC橋梁進行了科學的耐久性評定和剩余壽命預測,并通過室內試驗和實橋的檢測試驗證明了該研究成果的正確性。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種因素,就是橋梁的壽命“基因”。專家們認為,這些發(fā)現(xiàn)“對現(xiàn)役橋梁的監(jiān)測和維護具有現(xiàn)實意義,對擬建橋梁的耐久性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2月16日,該項目副組長鄭宏偉接受采訪時介紹說,宜昌市地處湖北省西部,位居長江三峽工程壩區(qū)和庫區(qū),橋梁數(shù)量龐大、結構形式眾多、時間跨度長、環(huán)境狀況復雜。市域內跨越長江的特大型橋梁有5座。享有“橋梁博物館”之美譽的秭歸,共建成各類鋼管拱、斜拉桁架連續(xù)剛構、鋼筋砼簡支梁、T 梁、鋼筋砼空心板、簡支板、鋼筋砼彎箱梁、剛架拱等多種結構橋梁272座。這些橋梁中,RC及PC橋梁占7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病害的病、危橋達79座,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因此,該課題選擇在秭歸地區(qū)進行室外研究。
  
  該項目進一步完善相關研究后,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截至2006年底,全國亟待進行改造的危橋共計6282座,橋梁病害整治費用每年達數(shù)億元。同時,我國明年將有1萬億元投入交通事業(yè),大規(guī)模的公路橋梁建設將為該項目提供廣闊的應用平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wǎ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news@ccement.com。(轉載說明
2024-09-21 19:43:33